瑞文文摘
返回首页 | 手机用户请点此访问手机版
关键字:图书,小学,读后感 | 时间:2013/4/15

《叩问课堂》读后感

这次的寒假共读的书是周彬教授的《叩问课堂》。刚刚拿到这本书真的是很迷茫,自以为当了好几年的教师了,为什么还要问课堂,还要叩问课堂,因此就拿起这本书读了起来。开始初读这本书的序言然我觉得很是乏味,但是当我读到这本书第21页的时候,我觉得这本书还是很实际的,而且确实是在叩问课堂,还真是符合书名的要求。周教授从“学生为什么无心于课堂”谈起,认为原因是有些课堂并不是真正属于学生的舞台,或者学生并没有真正参与课堂。让学生喜欢上课堂只有两种可能:一是学生能够真切地参与课堂,学生参与课堂的程度越深,学生对课堂的喜欢程度就越大;二是让学生意识到课堂是属于“自己的”,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人翁意识越浓,对课堂的热爱程度就越大。从周教授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实质上,学生无心于课堂的责任还在于教师。我们的课堂就好比一个剧场,不管上演的是多么精彩的剧情,旁观者注定是要离场的。学生如果当不上导演,甚至连群众演员也当不上,也就注定了他们离场的必然。
我想:我们教师也许无力改变大环境,可我们完全有责任把自己的课上好,并潜移默化地调整学生的态度和思想。当教师是一份良心活,我们既为人师,就要用心搞真教育,走真正的育人之路。
教师要“进退有道”
课堂中教师与学生间的共享点,既不在于让教师适应学生个体,也不在于让学生个体适应教师。一个班级是一个群体,教师面对的是一群学生,所以,重要的在于教师是否适应学生群体,而学生也要主动向学生群体靠拢。其实,这里也体现了一个因材施教的道理。
总之,这本书耐人寻味,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是一把打开优质课堂教学之门的金钥匙。




上一篇:读书活动计划

下一篇:浅谈信息技术和小学数学“空间与几何”的有效整合

Copyright © 瑞文软件工作室 冀ICP备17033643号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