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文文摘
返回首页 | 手机用户请点此访问手机版
关键字:课题,研究,教学案例,教学设计 | 时间:2013/4/7

案例----圆的认识

一、教学背景:
多媒体课件已成为课堂教学必不可缺的一项工具。现在的学生对电脑已经很熟悉了,简单的操作不在话下。尤其是我所担任的数学课,旧的教学思想已经落伍了,学生想要的是更多更新更精彩的知识。多媒体就可以实现这个愿望,它能使数学问题尤由抽象变具体,由枯燥变有趣,由静止变动态,由复杂变简单。每次用多媒体课件给孩子们上课,他们都会特别兴奋,那节课的教学效果会非常好。有时让孩子们亲自上计算机前做练习,学生的兴致就格外高,他们都有强烈的动手操作欲望,都想上台“玩玩”。
二、案例描述:
教学片段一:
1、师指着事先画好的圆,问:这认识吗?
生:认识,圆形。
2、师:在生活中你在哪见过圆?
生:硬币、光盘、圆桌、车轮……
3、师:同学们,这样说下去,你们觉得能说完吗?
生:说不完!
4、师:呃!正所谓“圆无处不在”,今天老师也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些。
问:见过平静的水面吗?
生:见过。
5、师:看!现在扔一块小石子,发现了什么?
(动画展示石子扔下水产生的水波)
生:圆。
6、师:其实呀,这样的现象在大自然中随处可见。(连续展示有圆形 的图片)瞧!十五的月亮,美丽的光环……
师:同学们,在这里你找到圆了吗?
这些图片美吗?
生:很美。
导入环节借助多媒体课件,以一个石子扔入水中的flash引入圆,非常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激发学生兴趣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后面大量圆形图片的展示也让学生充分感知了生活中的圆,实现了常规数学课堂中所不能达到的效果,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学生在短短的时间内领略了古今中外的圆形艺术。
教学片段二:
1、师:认识了圆心,你们知道圆心有什么作用吗?
(出示一个“圆心作用”的flash,用鼠标点击屏幕,观察圆心的作用。)
2、谁来试着按照要求找一找圆心的作用?(学生踊跃举手)
生在屏幕上点了几下,发现鼠标指到哪个点,那个点就是圆心,一个圆也就会出现在那里。
生:我发现圆心在哪,哪就有圆。
生:圆心可以确定圆的位置。
……
3、师:那半径又有什么作用呢?
(出示“半径作用”的flash,用鼠标拖动半径控制点,观察半径的作用)
4、指名上台拖一拖鼠标,再说一说感受。
生:半径确定圆的大小。
在这个环节中,主要通过两个flash的演示,让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体会圆心和半径的作用。整个过程看似简单,实际上却包含了丰富的教学手段,实现了动手、动脑、动口的有机结合。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更加深了对知识点的印象,达到了这个教学环节的目标。
教学片段三:
1、师:我们认识了圆,现在知道为什么车轮要做成圆形的了吗?
(展示不同车轮形状的车子,有三角形、正方形、圆形)
2、让学生挑选一辆车子,开一开,再谈感受。
生:我选三角形车轮。(演示三角形车轮车子跑的过程)
生:感觉很颠,费力,而且还很慢。
生再选其他的车子,一一演示。发现只有圆形的车子开着平稳。
3、师:这还有一辆圆车轮的车,你们看看它怎么样?
(展示圆形车轮,但车轴不在圆心上的车子行驶过程)
生:仍然很颠。
师:那又是为什么呢?
生:因为车轴不在圆心上,所以车轴到地面的距离不相等,就感觉颠。
生动有趣的汽车行驶动画一播放,立刻就吸引了学生的眼球,学生无不在仔细观察,动脑筋想问题,学生的思维一下子释放出来,投入到探索的过程中去。从演示过程中可以清晰的理解车轮做成圆形的理由,学生由看、观察、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得到精彩的解答。
三、案例反思:
数学教学,其核心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这就需要有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信息技术加入到数学教学中,能使数学知识变得更直接。设计的“圆心作用”和“半径作用”的flash就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可以动手做数学的实验环境,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同时,利用信息技术的直观特点,能更有效地使学生领悟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启发学生更积极的思维活动,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和探索。
学生是认知的主体,在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中,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有效地认识。利用计算机创造更自由的学习环境,学生通过个性化的练习,掌握知识。




上一篇:找规律 教学反思

下一篇:秒的认识

Copyright © 瑞文软件工作室 冀ICP备17033643号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