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文文摘
返回首页 | 手机用户请点此访问手机版
关键字:课题,研究,数学 | 时间:2013/4/7

利用信息技术使数学课堂生动有趣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优化教学以成为必然的趋势。教学已经从单纯的“传道.授业.解惑”逐渐发展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对于数学来说,我们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把数学课堂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这样就可以把数学转变成生动.有趣.直观性强的学科,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优化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
一、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有助于学生进行猜测和验证
以往教材中呈现的数学结论常常是归纳、演绎性的,掩盖了学生思考的过程。而实际上数学结论的获得常常是通过猜想和发现规律的过程。而几何画板软件技术,可以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数学实例,根据所学对象中参数变化的不同结果,去发现数学规律并产生猜想。如探索“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一点,并且这一点到三条边的距离相等”,以往需要画出许多三角形并画出三条角平分线。占用大量课堂时间,使得我不得不缩减学生探索的时间,让学生对一两个三角形进行尝试之后就草率推测结论,由于学生对结论的体验不多,而对结论的可靠性产生怀疑,从而导致了学生对定理的记忆不深。而使用几何画板软件技术可以只画一个三角形,分别做三条角平分线,这时三线交于一点。然后我只需拖动三角形的顶点就可以将原三角形变成各种形状的三角形。在拖动过程中,学生们就可以发现无论如何改变三角形的形状,三条角平分线仍交于一点。这样就加深了学生们对定理的理解和掌握并活跃了课堂气氛。
除此之外,我还可以利用其它数学软件收集相关的证据对数学猜想进行验证。如果使用技术验证时出现了与猜想不相符的实例,还可以激励学生去修正猜想,增强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体验归纳和演绎之间的相互关系。比如研究“由中点四边形形状推断原四边形形状”问题时,许多学生借助画图猜测中点四边形是怎样的四边形,而我在借助数学软件验证过程中,让学生发现其猜想并不成立。在尝试—错误—纠正的过程中,学生们就会在认清数学问题的本质中获得初步结论。而在结论获得过程中锻炼了学生质疑、解疑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这将有分增强学生对数学思维的自信心。
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有利于突破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抽象思维
中学生的思维正处于抽象思维不断发展的时期,而数学知识又是极其抽象的。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把静止图象变为动态画面,把问题的抽象化转化成直观形象化,起到变复杂为简单;变难为易;变抽象为具体的作用。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的纵深发展,增强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深刻性。例如:七年级下用二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有一道题:已知某一铁路桥长1000米,今有一列火车从桥上通过,测得火车从开始上桥到完全过桥共用1分钟,整列火车完全在桥上的时间是40秒,则火车的速度是多少?火车的长度是多少?对于这种问题学生听老师讲就会,实际做题的时候就容易出错,这是因为这道题的运动路线较复杂,学生不容易掌握,利用信息技术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就可以把比较抽象的问题变成直观易懂的问题,利用课件做出这道题的情境,学生就可以看出火车从开始上桥到完全过桥的路程等于火车长加上桥长;火车完全在桥上的路程等于桥长减去火车长。这样,这道题就很容易解决了,而且学生再遇到类似的问题也能解决了。通过课件演示,本节课的难点突破了,比单纯在黑板上画路线图的效果要强的多,而且,也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对于几何,如果学生没有空间想象能力,或空间想象能力很差,几何就很难学好。那么,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就成为我非常关注的问题。以前,我都是通过实际操作来解决这些问题,而有些学具操作起来不方便.不连续.不直观,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通过平移.割补.覆盖等方式,创设条件,转化矛盾,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排除思维障碍。比如,教师在讲授“轴对称”的概念课时:可先利用Flash制作了一只会飞的蝴蝶,这只蝴蝶刚一“飞”上屏幕,立刻就吸引了全班同学的注意,一些平时不喜欢上数学课的学生这时也活跃起来。同学们根据蝴蝶的两只翅膀在运动中不断重合的现象很快就理解了“轴对称”的定义,并受此现象的启发还能举出不少轴对称的其他实例。这样,知识便有了生命,知识更贴近了生活,能运用于生活。知识就有了灵魂,学生就会感受到数学知识的魅力,又怎会么会认为数学知识枯燥乏味、抽象难于理解呢?我们利用了这么先进的现代化教学工具,可以让数学知识也鲜活的像一场戏一样,在学生面前演淋漓尽致的演绎,让学生理解,学生又怎么会不求知若渴呢?这样,即避免了教学的繁琐,又调动了学生学习兴趣,同时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化学习动机变被动为主动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使不同程度的学生获得不同程度的提高,使每个人都能够获得“成功”的快乐。例如对“轴对称”概念的讲授,教师可以先利用《几何画板》的动画和隐藏功能,时而让两个全等的三角形动起来,使之出现不同情况的全等图形,从中找出它们之间的全等关系。在这种形象化的情景教学中,学生不觉的枯燥,相反在老师的指导和启发下他们会始终兴趣盎然地认真观察、主动思考,并逐一找出边与边、角与角的对等关系,在次基础上学生们就很自然地发现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并理解相应的定理,从而实现了对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能动主观性,化被动为主动,产生特有教学效果。
总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供了理解、探索数学的平台,把数学变得容易理解,使得数学走向生活,走向现实,更加情境化,使得数学教学更加生动活泼,真正从书本中、课堂上、考试中走出来,回到数学教学的本体上来。利用技术之间的交互作用,创设逼真的数学学习情境,使得数学知识与其他知识融通起来,进而使学生深刻体会数学的作用与价值,感悟数学的真谛,真正经历数学化的过程,共事学习收获,从中真切地感受数学的优美和趣味。




上一篇: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有机整合

下一篇:生活中的长方体 教学反思

Copyright © 瑞文软件工作室 冀ICP备17033643号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