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文文摘
返回首页 | 手机用户请点此访问手机版
关键字:小学,教研,数学 | 时间:2013/4/3

小学数学教材的使用体会与建议(转载)

今天,我来谈谈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对北师大出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一章《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的认识。本章教材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是小数的认识;后一部分小数的加减法。教材的编写充分体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特点:
1、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背景下进一步学习小数。小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因此,教材安排“小数的意义”这一课,从以元、角、分为背景的学习扩展到更广泛的生活情境,如跑步、身高、体重、体温等。同样,在“测量活动”“比大小”中,安排的均是学生十分熟悉的情境,这样安排的目的是让学生充分感受小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2、借助直观模型和操作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加减法。教材为了让学生能真正理解小数的实际意义,提供了可供学生操作的素材。如“小数的意义”中,用直观模型说明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在“购物小票”中,教材没有直接讲解小数加减的竖式计算方法,而是运用直观模型帮助学生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教材给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持续发展的教育环境。强调学生主动地参与,不能单纯地依据于模仿与记忆,提倡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同时要改变评价观念,既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又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既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又关注他们在数学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
但有一点遗撼,就是教材在编写中,忽视了本课新知识的生长点,忽视了知识的内在联系。我认为:这一章讲小数的知识,如把小数的性质也编排进来会更好。这样,在做习题时,就不必要对学生说,小数末尾的“0”为什么可以省略的问题了,就是老师讲了,学生也是是懂非懂的,不能真正地理解它,这样在解决小数的问题时,必然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困难。如在 “比较小数大小”过程中引出“小数的性质”,会让学生很轻松地就学会了这部分知识。此时,习题中一些具体实践活动,可提升为数学思维活动,这样,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学生能主动、自主地去探求新知识,加深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和理解。更有利于学生比较、分析、归纳等抽象思维能力的提高。




上一篇:有关教师备课的具体要求及管理措施

下一篇:二实小举行作业展评交流活动

Copyright © 瑞文软件工作室 冀ICP备17033643号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