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文文摘
返回首页 | 手机用户请点此访问手机版
关键字:小学,教研 | 时间:2013/4/3

学习文本细读感悟

一、文章《“语文”的事儿——语文意识烛照下的语文教学之道》 作者:王崧舟
(一)文章中的观点:
1、作为课程和学科的语文,边界意识是必须的。
2、语文的边界。即:“内容”是第一边界,“涵义”是第二边界,而“形式”则是第三边界。“内容”——“人人看得见”,不稀奇;“涵义”——“有心人得之”,范围在缩小;而“形式”呢?“形式”对大多数人来说是“秘密”,也就意味着大多数人是看不见的。
3、从第三边界的角度理解语文,显然,这里的语文就是指语言文字的形式。
4、作者列举了自己以人教版12 册语文书中的课文为主,从中选取了12篇
课文,进行了从第三边界的角度如何理解这些课文的例子。每篇文章只琢磨2个语文点。
(二)读后感悟:
这是我第一次听说“语文边界”、“语文意识”这些说法。对于这些概念也很模糊。如何从第三边界的角度去理解语文,分析课文,看了王崧舟老师的12个例子感觉清楚了很多。但对于能做到像王崧舟老师那样从第三边界去理解和分析课文感觉自己很难做到,因为它需要我们具备很深厚的语文素养,所以我们要做到这点,需要大量的学习语文形式的知识,读一些关于语言和文学专业性很强的书籍
王崧舟老师对于语文意识是这样理解的,他说:所谓语文意识,就是关注文本“怎么写” 、 “为什么这么写”的意识。“怎么写”是“话语形式”问题,“为什么这么写”是“话语意图” 问题。“话语形式”涉及什么呢?“话语形式”涉及遣词造句、谋篇布局、表达方式、修辞方式、语法结构等问题,简言之就是语感问题。而“话语意图”又涉及什么呢?“话语意图”涉及言语动机、交际目的、语言环境、文体特征、语言风格等问题,概言之就是境感问题。光有语感没有境感,那是小语文;光有境感没有语感,那叫空语文。所以,一个称职的语文老师应该既有良好的语感素养,又有良好的境感素养,既能够关注话语形式又能够关注话语意图。这才是圆融的、完整的语文意识。
看完后我对王崧舟老师提出的“语文形式”这个词有了一个自己的认识,我觉的“语文形式”的提出就是基于语文的工具性提出来的。换句话说就是让我们从语文的工具性的角度出发来理解和解读文本




上一篇:《四季》评课

下一篇:反思

Copyright © 瑞文软件工作室 冀ICP备17033643号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