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文文摘
返回首页 | 手机用户请点此访问手机版
关键字:小学,校本教研 | 时间:2013/3/28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听课体会

有幸在开小聆听了来自天津北辰刘慧老师和名师张伟老师的两节课,课题同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受益很多,现就这两节课谈谈自己的收获。
一、在阅读课文中通过理解重点词语再现时代背景与人物形象,让学生有身临其竟之感。
1、 刘慧老师通过对“租界”的理解与当时时代背景的介绍相结合,使学生对发生在20世纪中国世纪初中国社会的状况有了所了解。为下一步理解周恩来的令人刮目相看的言行作好铺垫。
2、 抓住重点词语的理解与展示人物形象相结合
(1)、从对“不解”、“打破沙锅问到底”、“疑惑不解”这些词语的理解,展示少年周恩来从小关心国事、忧国忧民的品质来。
(2)、从对“耀武扬威、得意扬扬、”等词语的理解,展示出当时中国社会租界这个畸形社会中折射出其代表人物洋人及巡警的畸形心态,一方面洋人凭借自己国力的强大名目张胆地欺凌中国百姓,而那些巡警竟也狐假虎威地在自己的同胞面前显示威风,真是令人作呕。
(3)、从对“紧握拳头”“只是劝劝、哭诉、衣衫漤缕”等词语的理解,反映出当时社会背景下,受帝国主义列强和国内无能政府欺压百姓敢怒而不敢言的真实情况写照。
二、通过对文本人物神态的分析,形象再现了人物形象,有效地指导了学生入情地朗读。
1、 对第一部分内容中周恩来与伯父对话部分的指导,再现了伯父当时悲伤与无可奈何的神情以及少年恩来疑惑不解与刨根究底的神态,同时通过理解词语展示人物的神情,促进了学生入境入情地朗读对话。
2、 同时,第二部分在理解“耀武扬威、得意扬扬、紧握拳头、只是劝劝、哭诉、衣衫漤缕”这些词语的基础上,租界里洋人、巡警以及受欺凌百姓的形象跃在纸上,非常有利于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好这一部分内容,并为理解周恩来为什么因此而受到“刺激”激发立下了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志向的原因。
新课标指出,课堂教学应该让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提供机会让学生充分去感知、学习语言艺术的魅力,促进内化,增强语感。同时还要给学生的心灵一个自由的空间,让他们的思维随着文章的情感自由驰骋,并且,鼓励学生善于用自己的语言把自己在学习中学到的知识、感受到的情感创造性地表达出来,凸现语文阅读表达能力的外化。在整体上做到以内养外、读悟结合。这两节课都很恰到好处,展现出这一点,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新课程标准的提出,使得我们更加理性的面对自己的教学,更加清楚的看到自己的课堂中的不足。




上一篇: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

下一篇:光明实小听课体会

Copyright © 瑞文软件工作室 冀ICP备17033643号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