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文文摘
返回首页 | 手机用户请点此访问手机版
关键字: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教学设计 | 时间:2012/3/13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教学设计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教学设计
【背景和目标】
学生对沉浮的关注,一般落在物体本身,很少会关注到液体的性质,液体对沉浮的影响对学生来说是个意外的发现。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也很少有这样的经验。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不仅仅有物体本身的重量和体积(密度),而且还有液体的密度。本课将展开对另一个变量的研究,向学生展示一个新的探索项目。联系本单元的第1课,继续研究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
本课主要研究不同浓度的液体,对马铃薯沉浮的影响。调制一杯能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可以使学生看到只有在液体中溶解足够多的物质时,马铃薯才能浮起来,渗透了改变液体密度会影响物体沉浮的概念。
【科学概念】
1、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
2、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这样的液体有很多。
【过程与方法】
1、经历一个典型的 观察--发现--推测--验证 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
2、通过加热液滴和调制液体来探索未知液体的性质。
3、学会给液滴加热的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懂得确定一种物质的性质,需要有很多的证据。
【教学准备】
每组一个马铃薯、蜡烛、试管夹、小铁片、食盐、一只烧杯、一根筷子,石棉网。
【教学过程】
教师:老师手里的这是什么?
学生:土豆、马铃薯
老师:这是一个马铃薯,原名阳芋,英文名称potato 首载于清代植物学专著《植物名实图考》,关于马铃薯你还知道关于它的那些知识?
学生:……
老师这里有一个问题,把马铃薯放在水里,它是沉还是浮呢?
学生:沉、浮……
老师:现在老师要把它放到水里,同学们瞪大眼睛,看一看究竟谁说的对。
学生一起回答:(马铃薯沉在了水底)
老师:这里还有一杯液体,把马铃薯放在里面,它是是沉还是浮呢?
教师板书课题(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
教师:同学们一定要瞪大眼睛,不能眨眼睛,看看一会儿会发生什么?
(把马铃薯放在液体里)
教师:我们看到了什么?
学生:马铃薯浮起来了
老师:为什么同一个马铃薯,在清水中沉,在未知液体中却浮呢?你怎样解释其中的原因(板书: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 )
学生讨论。
汇报讨论结果
(可能是两种液体不一样,两个马铃薯受到的浮力不同)
通过刚才讨论,很多同学都认为两杯液体不相同。我们怎样才能证明这两种液体不一样呢?
学生:(尝一尝)……
下面老师介绍一种证明方法。
出示实验方法及要求
(从两杯液体中各取一滴液体,滴在铁片上,铁片用试管夹夹住,放在蜡烛火焰上加热,观察比较液滴变干后留下的痕迹,不要用手接触加热后的铁片,以免烫伤)
发放检查实验器材,同时介绍每种器材的使用方法。
学生实验
汇报交流:你们在实验中发现了什么?(引导:你根据什么确定勺子上留下的痕迹是盐?只有盐才是白色、颗粒状的吗?还有哪些物质也是这样的? 盐 和 白色颗粒物 ,哪种描述更科学,为什么?)
5、小结:现在我们还是不能确定未知液体中的物质是不是盐,但通过实验,我们有了重大发现,你觉得这个重大发现是什么?
学生:(未知液体中溶解了一种物质)
现在你知道马铃薯在未知液体中浮起来的原因了吗?
学生:因为水中溶解了其它物质所以马铃薯浮起来了。
调制一杯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
1、教师提问:是不是只要水中溶解了物质就能够使马铃薯浮起来呢?
学生:不是,
老师这里给同学们准备了马铃薯、烧杯、药匙、筷子等材料,我们能我们自己的双手来证明水中溶解了一定的食盐才能使马铃薯浮起来吗。
学生:能。
2、学生设计实验
3、学生介绍实验。
4、多媒体出示实验要求:
发放实验器材
检查实验器材
学生实验
5、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6、汇报交流:哪个小组成功了?你们在水中溶解了那种物质?说说调制液体的过程?是不是只要在水中溶解了物质,不管多少,都能使马铃薯浮起来?要溶解到什么程度才行?
7、教师:实验做完了,我们也有了自己的结论,现在这个问号可以擦去了,谁到前面来帮老师擦去这个问号,得出结论(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马铃薯的沉浮)
阅读资料,拓展。
1.课件出示资料。
在约旦和巴勒斯坦之间有一个名叫死海的地方,说它是海,其实是一个湖,在这里别说是马铃薯了,连人都可以浮起来。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学生阅读《淹不死人的湖------死海》
除了盐可以溶解在水中,糖、味精等都可以溶解在水中,那他们也可以让马铃薯浮起来吗?除了马铃薯,这些液体也可以让其它物体浮起来吗?这些问题留到课下,由同学们自己去探究,并把探究的结果和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分享,好吗?
【板书设计】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
一定浓度的液体可以改变马铃薯的沉浮




上一篇:校本教研制度

下一篇:参加镇科学教研活动感受

Copyright © 瑞文软件工作室 冀ICP备17033643号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