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文文摘
返回首页 | 手机用户请点此访问手机版
关键字:教育 | 时间:2015/11/17 15:06:00

读《音乐教学的情景创设》有感

读音乐教学中的情景创设一文后,感悟很深,确实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音乐教育的教学目标需要进行重新定位,小学音乐教育的价值判断也应该有新的思考。我们培养的人不能是只会模仿和接受,而应该有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具有独特的个性,是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可能,注意学生特长和个性健康发展。课堂也应该成为教师创造性才能和智慧充分发挥的舞台。学生的思维迸发出碰撞的火花,提高了学生感受音乐美的能力,也进一步扩大了他们创造音乐美的空间。综合平时的教学实践,本人谈几点看法:
一、不简单接受,创造性地进行一些表演和伴唱、伴奏就是对歌曲的二度创作。音乐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当学会了一首歌曲以后,有的学生会想用肢体语言来把他们对音乐的理解表现出来,教师如不及时地利用这种资源,不给学生提供参与和表现的机会,那么常此以往,学生将失去享受音乐美、表现音乐美和创造音乐美的兴趣,那教师无疑是扼杀学生创造能力的直接责任者!
在教学中用载歌载舞的律动形式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作品的二度创作之中,既提高了音乐教学的效果,发展了学生的表演才能,又使学生直接地受到艺术的感染,把自身的感情抒发出来,从而提高了他们对音乐的表演能力,使心灵和音乐真正地融为一体。
另一方面,给歌曲加一点伴唱能大大加深学生对歌曲的感受和印象,使歌曲的形象更丰满、更有纵向的空间感。如上音教版第十册《歌唱二小放牛郎》的教学,请个别学生领唱,其余的学生用哼鸣“m”或“lu”来伴唱,全体学生合作营造出的气氛让教师感动不已,学生明显非常地投入,而且相当动情,不用教师再多说一句话,歌曲所表达的感情已表现得淋漓尽致!学生一旦掌握了这种方法,在以后的音乐课上他们就经常用到,甚至用得相当有创意!
二、不单纯模仿,有个性地把歌唱好也是对歌曲的二度创作。有很多人觉得,一旦把歌曲的旋律唱会,那教学的任务也就完成了,殊不知对歌曲进行音色、力度、速度和感情处理还是重头戏。每一首歌都有它独特的生命力,意境也就不一样。音准和旋律是外在的能够感知的,而旋律美的意境却要用心才能够体会得到。音乐包含有多种要素,改变其中的任何一种,都可能引起音乐形象的变化。当速度不一样的时候,抒情的可以变为跳跃、悲伤的也可以体现出欢乐来。同样不同的音色、力度所表现的内涵都不尽相同。传统的教学中学生只是一个模仿的机器,跟着老师一招一式地学,学得象的、COPY不走样的就是最好的。其实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在体验音乐美的过程中,因为音乐的模糊性,每个人对音乐的感受都是不一样的。同样的一首歌曲,一百个人就会有一百个不同的理解。我经常在歌曲教学后启发学生尝试着改变该歌曲的速度来演唱,让他们说出自己的感受。
三、不迷信经典,大胆地对歌曲进行批判和改造,进行二度创作。民歌是小学音乐教材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由于民歌起源于生活,并在生活的演变中不断地有所更新,它的记谱会有各种不同的版本。一般我们课本上选用的版本尽可能的简洁,让学生易于接受。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不同的理解,对歌曲进行大胆的批判和改造,使歌曲别具一番风格。
综上所述,对歌曲的二度创作在歌曲教学的过程中,其给学生带来的收获层出不穷,实际的教育过程远远比约定俗成的传统的教学观所给予的要生动、活泼、丰富得多。创造性是一个人的本性,教师要给学生创设环境,给学生创造条件,提供正确的方法,使学生掌握对歌曲进行二度创作的手段,拿到学习音乐的金钥匙,让音乐课堂走入一个新天地!




上一篇:工作日志

下一篇:《吹牛皮》听课有感

Copyright © 瑞文软件工作室 冀ICP备17033643号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