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文文摘
返回首页 | 手机用户请点此访问手机版
关键字:教育 | 时间:2015/11/6 11:27:00

如何让科学活动有序开展

如何让科学活动有序开展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依赖于学生的学习和探究活动,必须紧密结合科学知识的学习,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内化形成,而不能简单地通过讲授教给学生。”因此在从常识向科学过渡的期间,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教师通常会在课堂上设计丰富多彩的科学活动让学生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学生对这样的课堂学习方式非常欢迎,而教师却觉得课堂太乱,很难控制,学生的热情常常超乎教师的预计,教师为了控制局面,往往是连哄带骗,强制使一部分未活动完的学生停止活动,改为听老师讲授,又回到以前“讲授知识为中心”的老路中去。
在近年的教学中,许多教师也尝试着用科学课程标准的要求设计教学。但是我发现学生在课堂中的活动确定有点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 在活动中,学生的讨论互相影响,主要表现为语音声调随着讨论的进行越来越高,以至最后有的小组得互相喊着才听见。要是教师布置有竞赛性的活动,那就更甚。
② 记得少。课标指出:科学探究不仅涉及到提出问题。猜想结果……。搜集证据等活动。因此,把观察收集到数据记录下来,也是科学探究活动的重要环节。从实践来看,学生的记录意识普遍不强,要么记录很简单,要么很繁琐,不能体现观察研究的过程。活动中通常是讨论积极,记录廖廖,汇报全无。
③ 学生在活动中越轨得多,循规蹈矩的少。课标提倡学生有自由的发展思维的空间。但也指出:在小学阶段,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要求不能过高,必须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由扶到放,逐步培养。而在教学中,为了体现课的开放性,教师往往把材料呈现给学生之后,范范地说:“你想研究什么?按你的想法进行研究?”因此,对于学生真正如何扶和放,许多教师心中无数。
④ 无效活动多,有效活动少。看似轰轰烈烈的课堂,看似活动充分的课堂,真正有效的活动却很少。
针对以上常见的乱,我觉得可以采用以下几法解决:
① 要建立良好的活动常规。活动是科学课的生命,没有活动就无法开展科学课。而活动又是很多人参加的一个集体项目,这就要学生养成良好的活动习惯,这些习惯包括:在讨论时要尽量不影响到其他小组的活动;操作中建立良好的分工,作好明确的记录等。为了避免学生的大声喧哗,在课的设计中要尽量减少竞赛性的活动。
② 活动前教师要亲身实践。毛泽东说:“实践是体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教师只有亲身实践,才能真正领悟活动的真正意义,才能体验到学生在活动中所体验到的成功和快乐;通过亲身实践,教师就可以了解活动中学生出轨的大致可能,做到心中有数,而不至于临时抱佛脚。
③ 活动开始前,教师的要求要明了。教师在活动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尽量把活动设计地小一些,实一些,相对地教师对活动的要求也要提得小一些,实一些,通常选用“你发现了什么?”“你听清楚了吗?”等来发布要求。教师的语气也要有变化,以提醒学生注意听清有关要求。
④ 活动中材料的呈现要有结构。材料是活动的载体是活动的源泉,学生从各式的材料的组合运用中获得新的活动,而新的活动的开展又倡助手新的材料,因此,有结构的呈现材料,就能把学生的注意力始终吸引在活动中,从而成为乱而有序的课堂。
科学课伴随着一波又一波的活动开始起步,科学课的课堂正从表面的乱而走向内在的有序。
。。




上一篇:关于小组合作

下一篇:《做框架》教学反思

Copyright © 瑞文软件工作室 冀ICP备17033643号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