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文文摘
返回首页 | 手机用户请点此访问手机版
关键字:教育 | 时间:2015/11/3 9:21:00

信息技术理论课的教学方法与策略

信息技术课是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对学生的操作技能要求高,但信息技术理论知识在信息技术课程中也相当重要。信息技术教学中的理论课与上机操作课相比显得较枯燥、乏味。那么我们如何提升信息技术理论课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多年中职计算机教育教学中,我以信息技术课程目标为依据,结合当前中职学生的知识技能结构及学生的身心发展阶段,探索信息技术理论课的教学方法与策略,并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与创新。
一、 从学生原有的操作技能中提练理论知识。
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由于中学生已经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基础,对信息技术的理论知识有所忽视。
比如信息的定义,
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比如游戏攻略、天气预报、新闻热点等,首先让学生完成信息的搜索,包括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我们可以让学生在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行总结提练信息的内涵,并得出信息的定义:信息是用文字、数字、符号、图像、图形、声音、情景、状态等方式传播的内容。
一、 结合学生生活实践,学习实用的信息技术技能。
我在日常的教学中从学生日常生活入手,由学生选择熟悉的案例, 这样可以让学生对新课的学习有亲近感。如信息的特征这一节,我是这样设计的,班长接班主任通知:今天下午放假。同学们都很高兴了,不用上课了。每个同学面对同样的信息,但他们的表现各不一样。我及时引导学生如何正确的辨别信息真假,从而得出信息有一个特征:真伪性。这个信息本来是班长一个知道,他告知全体同学,全体同学都知道这个信息了,这就是信息的又一个特征:共享性。
二、 利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信息技术的理论课知识要放到平时操作中使用到,比如我在讲 网络安全 一节时,为学生创设了以下的情境:“一台电脑中毒了,速度慢”,如何清理电脑病毒?如何防止电脑再次中毒?让学生面对问题,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同时延伸一下:网购的安全、QQ聊天的隐私安全等等。让学生感受到网络中有安全风险,安全风险不仅来自网络中的软件与数据,也来自网络系统中的硬件;既来自偶然因素,也来自人为的恶意。从而由学生自主总结得出网络安全的定义:网络安全是指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受偶然或恶意的原因遭受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一般而言,它包括:运行的网络安全操作系统的安全;网络上系统的信息安全;网络上信息传播的安全;网络上信息内容的安全。
让学生知道这些风险的因素,以便能注意防范风险。这也达到教育的最终目的。




上一篇:学习任务单的概念及其功能

下一篇:执着无果,唯有洒脱

Copyright © 瑞文软件工作室 冀ICP备17033643号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