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文文摘
返回首页 | 手机用户请点此访问手机版
关键字:小学,教师,让教师爱上教学 | 时间:2015/6/25 8:26:00

让教师爱上教学

前不久,读了一本教育专著《让教师爱上教学》,我研读之后,对书中的一些内容印象深刻,并做了简单的记录和思考。
1. 反思从课前做起。
通常来说,我们的教学反思都是在课后进行的,而作者提出,作为教师的我们,在上课之前也应当有适当的思考,反思自己是不是已经为上课做好了准备。 作者提出课前反思的几点如下:
(1)“三思而后行”,方能提升教学效果。
(2)反思自己是否读懂教材。
(3)反思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对于教材的接受水平。
我一直觉得最好的学习过程应当是学生的一种顿悟的过程。从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出发,逐渐增加难度,去学习新的但是有联系的知识,衔接顺其自然。
(4)反思自己的教学是否会以情动人,以情育人。
(5)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课前的反思如果做得如此到位,课堂效果一定不会差。
2.设计合理有效的课前作业。
课前学习,这与我们学校最近在研究的问题导学模式有异曲同工之妙。今天在课改班的会议上,朱校长也一直在反复强调,我们的导学案要做到操作性强,并且实用。这也是作者的观点,课前作业、课前预习是好事,但是一定要强调趣味性、自主性和层次性,不然课前作业不仅会是一种形式主义,而且会增加教师和学生的负担。
3.打破常规,解除不必要的课堂束缚。
作者说:“鸟儿能展翅高飞,是因为它有一片辽阔的天空;鱼儿能欢快畅游,是因为它有一片广阔的海洋。要让学生在知识的大地上奔驰,就要为他们提供一块自由的土壤。”
作者说的很对,形容的也很美,我也很向往这样的课堂。但是,想要驾驭这样的课堂,教师的引导很重要。让学生自由,是想让他们的思想开放自由,而不是课堂纪律上的自由散漫。因此,想要恰当地控制好这两点很难,需要慢慢摸索。
4.教师学会倾听,方能更好地讲授。
(1)倾听学生的“发问”之音。
(2)倾听学生的“争论”之音。
(3)倾听学生的“意外”之音。
(4)要专心、虚心、耐心地听。(不能认为孩子说的都是幼稚的、没有意义的话。毕竟学习是孩子在学习,他们提出的问题才是我们最应该关注的。)
我想补充一点,那就是同时也要教会学生学会倾听,不仅是倾听老师,还要倾听别的同学。
5.适时点拨胜过一味启发。
新课改下的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虽说我们鼓励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但是教师发挥着不可磨灭的引导作用。那么,有时候适当的点拨仿佛画龙点睛般,会让学生在学习的迷雾中豁然开朗。什么时候启发,作者给出了自己的见解,我认为他说得很到位:
(1) 在引进新知识时点拨。
(2) 在知识不能灵活运用时点拨。
(3) 在概念模糊时点拨。
(4) 在解题思路受阻时点拨。
6.引导学生“设疑自探”
朱熹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换句话说,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在不断地解决疑问,问题解决了也就进步了,有了收获。前段时间,在学校听了马校长的一节公开课,让我觉得在她的课堂上,孩子们就是在跟着老师一起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在课的开始,每个小组就在小黑板上写出自己预习后,还存在哪些问题,需要老师来帮助解决的。问题展示之后,学生理所当然会带着自己的问题进入课堂。我仿佛能感受到,他们的心情是急迫的,也是期待的,多想快点知道困惑住自己的问题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带着问题去学习。一节课结束时,问题得到了解决,孩子们也松了一口气。这就是一节能够紧紧抓住学生的课。
作者在书中对提问的艺术也做了总结。
(1) 创设有效的提问情境,使学生想问。
(2) 利用有效提问的课堂资源,使学生会问。
(3) 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使学生爱问。
(4) 留给提问的时间,使学生有机会问。
看来,提问真的是一门艺术。当学生真正学会了提问时,就会越学越有劲,他们会觉得自己的学习很有目标,自己一直在进步;当学生真正学会了提问时,教师也会越教越轻松,不用再想今天要教什么,只要解决了学生的问题不就皆大欢喜了么。这样一来,教师就会很快爱上教学。




上一篇:对教学要永葆热情

下一篇:发动自己的引擎

Copyright © 瑞文软件工作室 冀ICP备17033643号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