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文文摘
返回首页 | 手机用户请点此访问手机版
关键字:图书,小学 | 时间:2013/4/7

文本细读学习感受

关于文本细读,夏丐尊说是“引发“一种对语言的敏感”,王尚文教授认为是“倾听文本发出的声响”,刘心武认为是“逐字逐句的摸索别人的行文思路”,作为教师为教学所做的文本细读,应是对文本玩味后智慧选择有价值的教学内容,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的过程。其实说到底就是靠教师可贵的语文意识,要靠教师自身有独立准确的把握文本的能力与素养。要养成语文的意识和语文的习惯很难,因为它需要有一双语文的眼睛,有对语文尖锐的敏感。而这种语文意识的培养很大程度依赖于教师的文化底蕴和知识积淀,诚如潘新和先生所说:“读多少书,读出了什么,读出了多少自己的发现和创造,永远是衡量一个语文教师智慧水准和教学效果的潜规则。”所以我们平时应广泛阅读,接触各种题材的文章,如:诗歌、寓言、散文、说明文、小说等,对各种题材的特点有一定的了解,提高自己对语言文字的敏感度。文本的体裁不同,细读的着力点也不同,上课的教学重点和教学方法就不同,“顺木之天,以致其性”,按文本的自然纹理去细读,就容易到位。
二、学习课标为细读文本指明方向
在第七届阅读教学研讨会上,崔峦老师提出了四点评课标准:吃准目标、夯实基础、指导学习、鼓励创新。其中第一点就是“吃准目标”,所以每个学期开始,我们在备课时都要对照课标看看本学段的教学要求、教学重点是什么,所教的年级在这个学段的什么位置,该如何完成两个学段的衔接等,对这些要求做到心中有数。我们在细读每篇课文后,所制定的教学目标都要紧紧扣住本学段的教学要求,既不能低段教学高化,也不能高段教学低化,制定的教学目标也要力图明确,使目标具有可操作性,如:学习哪几个词,学到什么程度等,最后再围绕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努力去除那些无用低效的环节,使教学环节牢牢围绕教学目标。前两天听赵会老师讲《巨人的花园》,感觉与她在教三年级课文《掌声》有所不同,两篇课文虽然都属于中段教学,但侧重点有所不同,看出赵老师的学段意识很强,这正是我要学习的。
三、沉入语言,寻点品读
文本解读的起点一定是文章的语言,作为教师的我们要用一双敏锐的眼睛,对文本的每一个词、每一句话甚至是标点符号都保持一种高度的敏感和警觉,读出课文背后的意思,破解情境深意,发现文章字词句段、标点、修辞上的亮点,并将自己解读的亮点变成课堂上学生学习的着眼点。我们的文本细读还要读出文本的表达方式和语言特色,关注文中反复出现的词句,关注文中反常态的表述,关注文中看似矛盾的句子,关注文中的内在联系,弄清文章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它的篇章结构是怎样的,弄清这些,才能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学会表达,促进学生的母语学习和精神成长。我想起了听过的两节语文课,一节是蒋军晶老师的《祖父的园子》,一节是张立军老师的《窃读记》。蒋军晶老师在讲《祖父的园子》时,就抓住了具有“反复”这一表现手法的一段,采用先强记,接着齐背,最后师生对读的朗读方法,让学生充分感受作者萧红的语言魅力。张立军老师在讲《窃读记》时,把握住文章的篇章结构,抓住插叙的写作手法引导学生咀嚼文本,对文本有一个整体宏观上更具高度的把握,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四、搜集资料,拓展对照读
教学是一种创造性劳动,而这种创造基于文本本身,文本细读应对作者生平、作品风格、创作文本的时代背景等细读知晓,了解相关资料,才能游刃有余。相关资料既指文本资料,也包括音乐、图片、视频等其他表现形式。创作者是文本最权威的诠释者,教学时我们可以出示作者的生平或链接特定的写作背景,让作者的声音走进文本,能让学生与文本产生心灵碰撞的火花,深化学生对作者和文本的理解。上学期我们一起观摩李卫东老师的《陶罐与铁罐》,李卫东老师在讲课前查阅了课文作者资料和作者在写这篇文章时的背景,找到作者写得《陶罐铁罐诞生记》,知道课文反映文化大革命时期一个知识分子所思所感,理解了这则寓言的寓意是“平等”,所以在带领学生读出文本寓意的时候,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假如铁罐永远坚固,它是不是可以看不起陶罐”,引发学生更深的思考,将课文主旨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张伟主任在讲观摩课《灯祭》插入了一段北极村寒风呼啸大雪纷飞的视频,一下子让学生体会到父亲做灯的不易。如果文本是名篇节选,我们可以把课文与原文对照,在教学设计时可安排环节引导学生加以辨析;多个版本都选用的文本,我们可以选取不同的版本进行鉴别比较,以对其“原生价值”的充分领悟来奠定把握文章基调的底气
,以对其教学价值的充分挖掘来实现教学内容选择余地的最大化。
五、考虑学情整理教学思路
我们既要沉入文本,又要跳出文本,对自己的细读进行梳理和取舍,精心设计切入点,结合学生实际需要作出合理预设。我们要以学生的身份进入文本,了解他们在阅读这个文本的语文学习起点在哪,学生从这个文本阅读中收获哪些语文知识和人生智慧,哪儿需要点拨,哪儿可以放手。我们常说: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但不需要把一桶水全部倾倒给学生,我们要做的是舀出学生最需要最能接受的一瓢。所以在设计问题时要注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呈现梯度,以适合孩子的方式传递适合孩子的思想。
一只贝,因痛苦磨制而成长为一种永恒的美丽;一节课,因用心研磨而散发出无限的魅力。让我们静下心来,用审美的方式去触摸文本,在课堂上运用自己的教学智慧来帮助学生有效解读文本,语文课堂才会为孩子们撑起一片蔚蓝的天空。




上一篇:风油精

下一篇:我喜欢你,狐狸

Copyright © 瑞文软件工作室 冀ICP备17033643号 联系我们